一、育苗
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肥沃的稻田作育苗地。在早、中稻收割后,放干田水,清除稻樁雜草,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kg,灌水將田耙爛耙平,待浮泥沉清后,排干水,起寬100-120cm、高10cm的苗床,并整成龜背形。
選飽滿種子,用30℃溫水浸種24小時,撈出滴干水,拌入10倍草木灰或細砂便可播種。秋種澤瀉在7-8月播種育苗,冬種澤瀉9月份播種育苗。把種子均勻撒播在苗床上。
播后用插蕨草或搭棚遮蔭,加強管理,勤除草施肥,畦溝常灌溉水,保持苗床濕潤。苗長到10cm時將蔭蔽物拆除,增大光照。
二、選整地
澤瀉種植地宜選擇排灌方便、水源保證、陽光充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較強的稻田。
在中稻、早熟晚稻收獲后帶稻桿翻犁,經15-20天漚田,待稻桿腐爛后,每畝施腐熟廄1500-2000kg作基肥,再進行1-2次耙田,使泥土溶爛,肥泥混合均勻即可。
三、插秧
澤瀉在大田生長期只有130天左右。秋種宜在9月,冬種則宜在10月中下旬插秧。選苗高10-13cm,具5-8片真葉的壯苗,帶根挖起,用花生麩拌草木灰點根,選陰天或晴天下午插秧,按行株距35cm×30cm,插深1.5-2cm。
四、田間管理
(1)補苗:插后2-3天,認真檢查,發現浮苗、倒苗應立即扶正栽穩,缺苗則及時補栽。
(2)耘田施肥:秋、冬澤瀉栽培通常耘田、除草、追肥3次。掌握先施肥后耘田除草的原則。第一次在插秧后15天左右。施肥時先把水排干,每畝施腐熟人畜糞水750kg對水潑施,或尿素5kg在根旁點施。隔20天后施第二次,每畝施腐熟人畜水1500g,或尿素15kg,氯化鉀15kg。第三次在植株生長旺盛期,每畝施腐熟人畜糞水2000kg,氯化鉀30kg或復合肥30kg。每次施后耘田除草。
(3)灌溉排水:插秧后內保持水深2-3cm,第二次施肥耘田后,保持水深3-5cm;第三次施肥耘田后,是塊莖膨大期,田水保持1cm左右,并適當排干水曬田2-3天,促進塊根生長。
(4)除側芽打苔:第二次施肥耘田后應將植株基部長出側芽及時抹,有抽出花苔的植株也應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而利塊莖生長。
五、病蟲害防治
(1)白斑病:澤瀉常見葉部病害。初發病期間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灑防治。
(2)白絹病:澤瀉莖基部病害,播種前用50%甲基托布津浸種10分鐘;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區散上石灰。
(3)蚜蟲:發生期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或80%敵敵畏1500-2000倍液噴殺。
(4)銀紋夜蛾.:發生時用人工捕殺或用90%敵蟲1000-1500倍液噴殺。
六、采收
秋種澤瀉在當年12月或翌年1月份采收;冬種澤瀉在翌年2-3月份采收。
今天的苗木知識就到這里
今天的苗木知識就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