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舉行的足球世界杯期間,300多輛來自鄭州的宇通客車在俄羅斯各個城市間穿梭,成為一道風景線。截至目前,宇通客車市場已覆蓋世界五大洲,批量出口法國、英國、俄羅斯等30個國家和地區。
7月11日,由中鐵工程裝備集團自主研制的應用于迪拜深埋雨水隧洞項目的兩臺大直徑盾構機下線,成為目前我國出口海外的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憑借過硬的技術力量,中鐵裝備在海外市場步步為營,攻城略地。
改革開放40年來,鄭州市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實現了工業經濟由小變大、由弱漸強的跨越式發展,工業結構實現了從結構簡單到門類齊全,產業結構從資源、勞動密集型到資本、技術密集型的轉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鄭州制造”走向全國和全世界,成為向世界展示鄭州形象的一張閃亮名片。
“老工業基地”完成轉型
鄭州西區有一條棉紡路,路名來自于兩邊一字排開的數家國棉企業。“一五計劃”期間,國家投入巨資興建了這個河南乃至全國最大的國棉基地。同時新建、改建和擴建了第二砂輪廠、鄭州紡織機械廠、鄭州卷煙廠等100多家工業企業,奠定了鄭州工業發展的基礎。
斗轉星移,20世紀90年代,“國棉”老字號等國有企業紛紛改制,改制后的新廠外遷新鄭龍湖、須水和白沙鎮等地,鄭州市原有國企“一統天下”的工業格局也被打破。
鄭州市順應形勢變化,培育形成了煤電、水泥建材、食品、鋁、汽車、紡織等六大支柱產業,工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十八大以來,在新一輪產業轉移和工業革命中,鄭州市又確立了以汽車及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工業、新材料產業、生物及醫藥產業、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現代食品制造業、家居和品牌服裝制造業等工業七大主導產業為主、門類較為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成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
如今,曾承載鄭州發展記憶的第二砂輪廠正在向文化創意園區方向轉型,廠房成了史跡和工業遺產。“我期待著二砂的重生,鄭州西區的老工業建筑是這座城市的記憶,也是幾代城市建設者奮斗歷程的最好記錄,希望它能與這座嶄新的城市共同成長。”生于西區長于西區的鄭州市民田曉光告訴記者,希望鄭州在朝著國家中心城市和“中國制造強市”邁進的路上,不要忘記了這段輝煌歷史,不要丟失這種奮斗精神。
“鄭州制造”挺進世界舞臺
在三全食品的企業展廳內,靜靜地安放著一個其貌不揚的小石磨。20世紀90年代,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就是憑著這個小石磨,
做出了第一顆速凍湯圓,創造了一個嶄新的速凍食品行業。如今,鄭州的三全、思念等速凍食品企業在全國市場占有率已超過60%,鄭州也成為全國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研發基地和物流中心,帶動河南實現從“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再到“世界餐桌”的跨越與轉變。
鄭州還擁有宇通這張響當當的“國家名片”。從一個寂寂無聞的小廠,發展成為中國客車行業的老大,從縱橫中國,到全球共享,目前宇通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15%,連續6年成為全球銷量和規模最大的客車企業。
2017年9月28日,占地600畝的中鐵智能化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落地鄭州經開區。產業園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單體最大的智能化盾構裝備產業園,中鐵裝備也將以此為契機,向“世界第一”發起沖鋒。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手機城”的大名越叫越響,2017年該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已累計入駐企業188家,全年完成手機產量約2.95億部,產值約2845.95億元,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的1/7,鄭州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智能手機生產基地。
據統計,到2017年底,鄭州工業擁有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行業大類,占95.1%;擁有全國201個工業行業中類的143個行業中類,占71.1%。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2907戶,比2000年增加1286戶;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1686戶,比2000年增加1587戶;年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企業10戶,比2000年增加10戶。
踏上“制造強市”新征途
今年2月,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三家鄭州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制造開始融入鄭州工業轉型發展全過程。
改革開放初期,我市傳統產業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性產業,占全部工業比重達到80%左右。2014年,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等戰略性產業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首次超過煤電、化工等高載能產業。2016年,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及醫藥占全市工業的比重提升到51.8%。近年來,鄭州市大力實施落后產能“清零”行動,加快淘汰造紙、水泥、鐵合金等一批行業落后產能超過100萬噸。
隨著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2017年全市高耗能產業占比降至40.5%,僅為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半,與此同時,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及醫藥等戰略性產業占比已達55.8%,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食品、鋁及鋁精深加工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客車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信息安全、冷鏈食品、超硬材料、新型耐材等產業基地。
科技投入在工業發展中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2017年,全市高技術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07.1億元,占全市工業比重12.8%。工業企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2017年擁有研發機構的工業企業1055戶,比2000年增加1003戶。
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躍升到第3位,標志著鄭州工業成功跨入全國第一方陣。2016年,鄭州汽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全市千億級產業達到6個,集群引領作用更加凸顯。2017年,我市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191.3億元,比2013年增加近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