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區鳥瞰圖
上世紀90年代,正值不惑之年的石明玉在博望鎮任黨委書記,當時有兩件事始終縈繞心頭,一件是博望建區,另一件是融入南京。十多年后,輾轉不同崗位的石明玉,又回到了故鄉博望,而讓他欣喜的是,當初的夢想,一個早已被現實照亮,2012年博望建區,另一個成為博望當下正為之奮斗的目標,2018年博望提出打造南京周邊最重要的衛星城。
風雨征程70載,回看博望發展路徑,從皖蘇邊界小鎮到“中國刃模具之鄉”再到馬鞍山乃至安徽東向發展“樣板區”,博望從寧靜走向繁華,從單一走向多元,從“末梢”走向開放……
博望,因特色產業而生。“博望冶鐵業歷史悠久,但以前多數是挑著擔子走天下,直到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才開始出現小廠子。”石明玉說,改革開放后,博望掀起了“辦廠熱”,10個人就能辦一家小加工廠。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的“溫州模式”和以集體經濟為主體的“蘇南模式”在博望競相發展,博望的刀具生產由此從家庭手工作坊中跳脫出來,向著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中亞機床
“中國刃具第一鎮”,這是博望在改革開放中鍛造出的第一張名片。全鎮10萬余人,平均每3戶就有2人從事推銷業務,累計有1.5萬人在國內外做刃具銷售“跑外場”;全鎮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在鎮域企業上班,有的幾乎是“全家總動員”。
立足刃具、發展刃具、突破刃具,博望人的眼光從來不局限于刃具一隅,“中國機床第一鎮”這是博望鍛造出的第二張名片,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享譽全國。
數控智能機床車間
博望建區之年,也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博望產業名片更多了,含金量也更高。“刃模具機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優質剪折機床暨刃模具產品生產示范區”“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出口機床系列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每一張名片,都印證著博望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鏗鏘步伐。
“博望區的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發展動能正在加速集聚。”博望區區長易茂林介紹,今年上半年,博望區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0項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7項指標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增幅位列全市縣區第一。
華菱西廚
博望,因開放而興。博望地處皖蘇邊界,與南京唇齒相依。博望人一直都珍視這一優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博望老板的名片寫的就是南京中華門外博望鎮。然而,那個時候的“南京中華門外博望鎮”,只是博望人的一廂情愿。
黨的十八大以來,博望區吹響了“融入南京都市圈”號角,緊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機遇,出臺了《加快東向發展,實現等高對接,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實施意見》,以“全面融入南京,打造產城一體、宜業宜居生態新城”為首位度戰略,高質量推進“六個一體化進程”,努力把博望建成南京周邊最重要的衛星城。
高新技術園區
“博望正在打造江寧博望合作開發區,南京都市圈規劃將博望納入全國航空物流主樞紐及以臨空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的新型產業集聚區。市委九屆十次全會也明確‘支持博望區與南京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全方位融合發展。’”博望區委書記郝軼琦表示,如今博望融入南京都市圈已成為南京和馬鞍山的共同心愿。
產業領跑,民生改善。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博望區城鄉面貌也煥然一新,百姓幸福指數扶搖直上。全市首條地下綜合管廊全線貫通,連接主城區快速通道開工建設,地上、地下交通網齊頭并進;成立“馬鞍山市人民醫院博望分院”,百姓看病不出區,村村建有衛生室;建設公立高中,開辦標準化小學,幼兒園更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從衣食住行到教育醫療,從物質文明到精神文明,所有百姓期盼都變成了民生福祉,所有發展厚度匯聚成情感溫度。
<您有合作意向?即刻聯系我們吧!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