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經過專家和各相關單位代表的外業檢查和資料審查,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2016年12月1日,富春江船閘開啟有條件試運行,船閘改擴建后的第一艘船舶通過富春江船閘,意味著一個被卡了近40年的航運瓶頸就此打通。作為錢塘江中上游航運復興的關鍵節點,富春江船閘啟用后,錢塘江上游蘭江、衢江和新安江共計約280公里高等級航道得以有效利用,通過船閘,下游經浙東航道,貨運大船可至寧波、紹興,經浙北航道網與上海、江蘇貫通,浙西航道一躍進入“黃金時代”。浙贛皖閩的水運一盤棋也由此而活。
工程總指揮、杭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總工程師王恕告訴記者,港航部門克服了船閘施工水頭高、技術難度大等困難,在質量、安全、科研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榮獲了包括4項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3項國內領先的共12項大獎,對全國類似礙航閘壩工程具有重大的示范意義。
在工程建設中,港航部門始終注重保護富春江水質與周邊群眾的飲水安全,通過集約用地、就地取材、借地復耕等方式,最大程度保護了當地水質和環境。
試運行兩年來,富春江船閘累計運行3949閘次,通過船舶3.56萬艘次,過閘量達1811萬噸,過閘船舶數和過閘量屢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國首個在試運行期間增速呈三位數增長的船閘。
船閘通航后,水路運輸運量大、運價低、能耗少、污染少,越來越多的工礦企業調整物流方式,“棄陸走水”。王恕告訴記者:“船閘設計通過能力為近期2500萬噸,遠期3200萬噸,目前是早8點至晚8點運營,隨著過閘需求的增大,正式運行后,我們將著手研究延長船閘運營時間。”此外,港航部門還推出了智慧船閘APP,實現過閘零上岸,進一步提升過閘效率。
“我們公司就建在蘭江邊。煤炭、氯化鉀、碳銨等大宗原材料主要通過水運,相比公路短駁運輸,每年可以節約物流成本1500萬元左右。”建德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招魁表示。
同時,隨著富春江船閘上游杭州港建德港區十里埠作業區、衢州港龍游港區橋頭江作業區的相繼建成開港,錢塘江中上游黃金水道潛力巨大,前景可期。在水上旅游方面,目前,建德、桐廬、富陽等沿線區域的旅游碼頭建設已基本完工,大型游船將在今年10月份到位,未來,杭州與建德、桐廬、淳安之間的黃金旅游航線也有望回歸。
(更多資訊,請關注浙江物流網微信公眾平臺zj56156)
<